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推荐> 实践课程作品> 正文

关于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办法(试行)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         阅读次数: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背景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另外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另据《江苏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苏教社政(2010)10号文件精神,思政课教学改革重要的一条,思政课必须有实践教学环节。目前,我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尚未开展,而其他院校如泰州畜牧兽医学院已经开展,并出版了有关《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因此,我院思政课实践教学迫在眉捷。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施对象

是对大一新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及法律教育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的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暂以本科实验班为试点。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台上枯燥乏味,台下昏昏欲睡”。为了帮助学生深化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把反腐倡廉、两岸关系等一系列大家感兴趣的问题都引进课堂。丰富的社会素材,尖锐具体热点问题,加深对许多抽象理论的理解,也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实践教学使教学方式活起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加强了双边活动,有时让学生在现场体验中获得知识,有时放手下让一些理论水平较高、素质较强的学生上讲台,教师只做点评,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参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来。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中,强化实践教学,在30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之外,专门设立15个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改革中,同样强化实践教学,在44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之外,专门设立16个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配合每个章节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实践项目,对实践类型、实践形式、实践目标以及实践方案、活动评价等都作详尽的安排。

尤其要注重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把实践教学与学校党政工团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这些实践项目,校内实践如报告会、辩论赛、校园文化活动等。校外实践,目前我院思政部已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合作,并把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作为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改革

考试考核方式方面,思政部积极推进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改革,成功采用思政课信息化考试方式。信息化考试的优点主要就是方便、快捷,有效地解决了我院学生人数多,跨本部和茅山两地难度大的问题,也解决了安排教室困难的问题。另外,还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学生作弊的现象,同时也节约了大量成本。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平时考核、实践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成绩包括20%的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作业)+40%实践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考核评价及方式:

(1)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等。

(2)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践活动辅助材料,结合其在实践中的表现,综合评定成绩。成绩按40%计入课程总评成绩。

(3)期末考试成绩主要采用信息化考试方式,用于考察学生对书本内容掌握是否透彻,并能结合当今形势,谈谈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

此外,《形势与政策》课的网络课程教学从本学期开始也以正式启动,暂以14动物医学班为试点。